首页 放生来源 佛经诵读 放生功德 佛法界 放生流程 佛教故事 放生回向 修行大全 放生的好

佛法界

深入挖掘持戒者的内心世界:揭示其隐藏的美丽与力量

来源:http://thefootballoffice.com 作者:放生佛宝网 发布时间:2024-04-16
摘要:如果你在闭关的时候,老老实实地通过这个名号看自己的念头,你就会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吃了多少东西。然后,还有真正大成就的果报在等着我们,那就是出离生死轮回,超脱三界

"西天取经": "乐而不淫,潜而不露,是为持戒"。

好,我们来看第五小段: 示陈大信舍戒。这一节是这样的:"陈大信曰:"晚年不除,必与俱死。儿女债已了,我可以幸福了。终极幸福并不遥远,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嗯,这六句真是对症下药:到老还不摆脱。这个 "撇 "字,就是抛开一切;这个 "脱 "字,就是摆脱世俗的种种纠缠。这个 "撇 "的意思是:比如,当你年老时,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首先要从心理上撇开对家人和眷属的思念。不要想着念佛往生,但同时又放不下儿子、放不下孙子、放不下女儿、放不下这个、放不下那个--摆脱不了。然后在自己的财产上,"我还存了多少钱,这些钱怎么办 ......?",心里也放不下。所以老和尚这个时候什么都要分配好:你的财产怎么分配,你的子女怎么安排。各方面都给你弄得清清爽爽之后,心理上就彻底划上了句号,再也不去想它了。天塌下来都不想去想。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让他们怎么办?您已经尽到了养儿育女的责任,您的儿女也已经长大成人。有很多人就是停不下来--停不下来--他们很难在精神上安住在佛号上。如果你不能摆脱这些世俗的感情、债务、金钱、各种关系--它们都还纠缠在你的心理,当你死的时候,就会 "笃笃 "作响。你死的时候,一定是 "笃泰"。笃泰 "的意思是一定会有麻烦,一定会有波折,你甚至无法平静地死去:要么有人在拉你的后腿,要么一切都会到来。甚至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非常好的和尚在诵经时要走了,然后他的妻子在旁边哭着说:"你为什么要走?为什么把我留下?我该怎么办?他哭了,哭得很伤心,他的爱又回来了,他舍不得。但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变成了什么?他变成了妻子鼻子里的一条虫。妻子还在:她看到丈夫死了,她哭了又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鼻涕在鼻腔里打转。她擤鼻涕时,把虫子擤了下来。当她看到那是一条虫子时,她用脚踩了踩。这时,她碰巧遇到一位比丘--他已证得阿罗汉果位--说:"别踩它,你知道这只虫子是谁吗?这是你的丈夫。你看,这就是情爱!有些人对财富非常执着,存了很多钱,然后他们死了,然后他们又放不下那些财富,"嘭 "的一声,他们变成了一只蜗牛。所以大乘经典说,众生界、菩萨法界、佛法界都在当下,只是重叠在一起而已。但我们每个众生只能看到与自己相应的法界。"极乐不遥",你看莲池大师在《弥勒疏钞》里有一段话,也是讲什么呢?信愿称名,把一切妄想杂念都放下了,念到心不乱的时候,什么境界会出来呢?他有一段话很有诗意,很妙。这就是莲池大师修净土法门的当下境界:心不乱时,"须知不出一步,宝池涌四色花;不出家门,金地绕七重树。处处弥勒说法,时时莲花生蕊;珍禽与庶鸟同鸣,琼苑与茆堂同色"。当心无杂念时,"我知"--这时候就知道 "步步不离 "的意思是,只要不离开七宝池一步,就会有青、白、黄、红四色莲花出现;只要不离开庭院一步,就会有青、白、黄、红四色莲花出现。如果你理解 "极乐世界并不遥远,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提醒你不要把自己与极乐世界孤立起来,我们与极乐世界在一起。我们与极乐世界在一起。极乐世界并没有与我们分离,只是因为我们的业障太重,所以与极乐世界分离了,这就是所谓的分离而不分离;而这些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却超越了时空的障碍,分离而不分离。虽然看起来有十万亿佛刹那么远--这是一种分离的距离,但在菩萨们的眼中,他们并没有分离。因此,"极乐世界并不遥远,不要把自己隔离开来 "这一指示--不要用自己错误的知识、自己的业障把自己与极乐世界隔离开来。所以,当我们诚心诚意地念佛时,你要想一想: 阿弥陀佛就在我面前,极乐世界就在我面前。不要以为阿弥陀佛在远方,阿弥陀佛就在我们心中。"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真实不虚。

深入挖掘持戒者的内心世界:揭示其隐藏的美丽与力量

好,请阅读下面的第六小段: 示沈元晖。沈元晖说:"深潜而不露,是名持戒;浮于外,未久必失。念头不真,则不得自在;祸福相倚,咎由自取"。好,请看这一段。把菩萨的教诲想象成一定是这样的--就像教给我们自己一样,确实对我们很有帮助。我们一般都喜欢标榜和炫耀。那么,修道需要什么呢?你必须深潜而不炫耀你所谓的才华,韬光养晦,深潜而不炫耀你所谓的才华。深潜不露,就是持戒;深潜不露,就是摄心:摄心如戒。你看,文殊菩萨在积功累德的过程中,特别讲到:首先要 "深乐寂静",深乐寂静的境界。寂,就是向内去,不向外去五欲六尘。在这种深乐寂灭中,在这种深潜中,"不生欲意识、嗔意识、害意识,不念欲意识、嗔意识、害意识,不着色、声、香、味、触、法"。当你的 mi好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你的思想。万事成败的关键在于:你的想法是否正确,是否真诚。如果一开始的念头就不真诚,那么你就无法安心。这就是这里的深刻道理。佛教讲人与人之间果报的种种差别,其实都是追溯到最初的那一念--那一念的因。由这一念--万法由心生--产生这一现象。如果你最初的念头是善的,就好像你在肥沃的田地里种下了一粒甜蜜的种子;如果你最初的念头是恶的,那么你就在贫瘠的田地里种下了一粒苦涩的种子。只要加上水、泥土和阳光,时机成熟时,甜种子和苦种子都会发芽、展叶、相继生长:生枝、长叶、开花、结果。为什么唯识学家会谈论不同成熟的果实呢?无论你是纯净的种子还是污浊的种子,无论你是善的种子还是恶的种子,你以后的果实都是与之相应的。因此,外境的优劣都与你自己有关,归根结底与你自己的想法有关。因此,明白这一点的人不会责怪外部世界。

人必须时刻修正自己的思想,这就是圣贤之学。要想让外部世界美好,就必须让自己的内心宁静。心要宁静到什么程度呢?心空则境寂。心空,则外境静。心念起,境界随之起。水愈浑,浪愈大;池愈清,月愈明。你的 "池水 "越清澈,"月亮 "就会出现得越多。明白了 "万法唯心 "这个道理,一切修炼都要从心上下手。因此,"众妙之门 "就在这一念之间,"吉凶祸福 "皆由一念而生。在此直接告诫大家:因若不真,果必曲折。如果你的念头不真诚、不正确,那么由这些念头引发的行为和恶业就会导致恶果,你就无法自在,就会被恶业所束缚,就会受苦;受苦就会抱怨,甚至会受委屈、受冤枉,就会越来越严重--恶性循环。所以,世间的命运--这种不幸和幸运--都来自于在这里起作用的念头,而不是因为其他问题。好了,所有这些教义其实都非常符合佛教的圆融真理。

那么在念头中,我们的落脚点就非常重要了。事实上,只有念阿弥陀佛,我们的念头才能真正真诚。所以,念头必须落在弥陀名号上。没有弥陀名号,就很难 "真"。因为我们的念头都是虚妄的、染污的、分别的--都是这些念头。我们为什么要轮回三界呢?就是这个念头太坏了。你必须对自己的念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为什么要做百万佛号闭关?如果你在闭关的时候,老老实实地通过这个名号看自己的念头,你就会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吃了多少东西。所以念头要真诚,念头也不要离开阿弥陀佛。只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最终就能获得大自在。然后,还有真正大成就的果报在等着我们,那就是出离生死轮回,超脱三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阿毗达磨菩萨,一生快速成佛。

--2009年冬季法季东林寺大安法师开示


参考资料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放生来源 | 佛经诵读 | 放生功德文 | 佛法界 | 放生流程 | 佛教故事 | 放生回向 | 修行大全 | 放生的好处

Copyright 2019-2030 放生佛宝 放生仪轨_最简单有效的放生仪轨_放生仪轨详解_放生感应_放生佛宝网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tag列表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