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放生来源 佛经诵读 放生功德 佛法界 放生流程 佛教故事 放生回向 修行大全 放生的好

佛法界

领略《大般若经要解》的深邃智慧

来源:http://thefootballoffice.com 作者:放生佛宝网 发布时间:2024-04-24
摘要:九次第禅"。教僧 教戒是 "。指的是哪一种禅定。释迦牟尼法 "。释迦牟尼法 "。但比丘的真正由来,就法义而言,本指 "。

大般若经要解》--但名随义

文本: 白云老禅师

"但名随义 "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别扭,其实,在《大般若经》中,这个单元要告诉我们的是:对于经典中的所有名相,如果我们只知道名字,把名字当作定义,那在《般若经》的语境中就是错误的;在 "名相 "的诠释中要能够 "随境",才能体悟法义,这就叫 "但名随义"。

在 "名和义 "与 "法 "的问题上,人们通常认为,解释了 "名和义",就等于揭示了 "法"。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比如 "达摩 "一词,一提到 "达摩",很多人会以为是 "达摩祖师",但如果把 "达摩 "定义为 "佛法"。但是,如果把 "达摩 "定义为达摩祖师,那就误解了它的法义,只是以自我意识来定义它。其实,分析 "达摩 "的法义,按 "名 "来说,一个是 "代词",一个是指 "法 "义。"达摩 "之义,一是 "代词",二是指 "达摩 "之义。当 "代词",是指 "达摩祖师 "这个人时,就不能只说 "达摩 "二字而已,还必须在 "达摩 "之前加上 "菩提",这样 "菩提达摩 "就是达摩祖师了。如果只说 "达摩",那就是 "佛法"。可见,误解往往是由 "法 "的名称引起的,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 "法 "的含义。

如果说 "菩提达摩 "是指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中国禅宗始祖),那么 "菩提达摩 "只是指 "名",并没有表达佛法的内涵。什么是 "菩提达摩 "呢?如果说 "达摩菩提",我们知道 "达摩 "的含义是遵从佛法,能够走在觉悟的道路上,就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如果说 "菩提达摩",可以理解为大师的名字,但如果说 "达摩菩提",就要说:按照佛的教导,能够走上觉悟之路,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因此,"但名随义 "的要义是什么呢?如果只从名字上定义,而不知道它的法义,那么即使看似表达了法义,其实也是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菩提达摩 "是 "觉 "和 "法 "的意思,但这个 "觉 "并不等同于 "法",然而,如果 "觉 "和 "法 "变成了代词,那就是人的名字,如果能结合情境来看法义,就会出现不同的语境。如果把 "Bodhidharma "安排成 "Dharma Bodhi",语境就变了,所以不能把 "Bodhidharma "说成 "Dharma Bodhi "或 "Dharmakaya"。"达摩菩提"。

领略《大般若经要解》的深邃智慧

再看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词,简称 "阿耨菩提",其实 "阿耨菩提 "是口语,"名言 "上的口语 "阿耨菩提 "虽然可以这样说,但根据 "法义 "却不能这样说;因为其含义涉及 "因 "与 "果 "的关系。如果只说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而不说其果,即未显出法义,而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则显出法义。可见,佛教典籍中的 "名",尤其是翻成汉文后,许多意义没有翻出来,因而往往只是从梵文直接音译,如常见的 "噶玛巴 "一词,翻成汉文就是 "工夫"!",不能说是 "造业",因为 "作 "和 "造 "虽然同指 "行为 因为 "作 "和 "造 "虽然同指 "行为",在法义上却有很大区别;因为 "作业 "属于 "法"、"理"、"事"。因为 "功课 "属于 "法"、"理"、"事 "方面的行为,如戒坛中的 "羯磨和尚",专门传授佛教的规范、规矩、律法,在仪式中可以说是一种 "功课 "行为。

何谈 "教僧"?其实,戒坛里有戒有律,"噶玛巴和尚 "只讲 "律仪",戒律 "就是 "教僧 教戒是 "教僧 "的事。因为戒律中有不同的戒条,由 "教僧 "详细讲解;而律法的范围涉及 "三千戒律 "和 "八万细行",所以戒律和律法都属于 "教僧 "和 "教僧"。据说,"教僧 "的羯磨方式就是一个人的修行方式。那么,"教僧 "究竟教什么呢?它也是一种 "功课",但这种功课只是基于规则和律法,当涉及到另一种律法(戒律和律法)时--例如,"八关斋戒 "或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戒的传授--就有另一种律法,称为 "释迦牟尼",它是一种功课,也是一种传授戒律的方式。另外的 "释迦牟尼法 "就必须由 "羯磨僧 "来说了;因为 "释迦牟尼法 "和 "八戒 "都是 "戒 "和 "法",只有 "戒 "必须由 "教僧 "来传,只有 "戒 "必须由 "教僧 "来传。

目前,台湾教界自民国四十一年开戒以来,并没有这样讲戒,甚至有 "受戒和尚 "变成了 "开戒和尚",这是说不通的。"开戒和尚 "是七律之首,也是 "大法师"。但是,"得戒和尚 "不是大法师,也不是引礼师,他代表的是释迦牟尼佛,也就是说,"大法师 "或 "引礼师 "是佛法的 "典范 "和 "示范",是佛法的 "示范"。换句话说,"大法师 "或 "引礼师 "的角色是 "示范者 "和 "演员";"教授僧 "就像导演,而 "羯磨僧 "的工作涉及场景制作、灯光、电影制作。包括舞台监督、灯光 .....。"教授僧 "就像导演,而 "羯磨僧 "的工作包括舞台指导、灯光等。这都是对戒律不了解造成的,所以除了要了解 "名 "的含义,还要了解法的含义。

和 "食",以养 "色身";但比丘的真正由来,就法义而言,本指 "刍狗",是一种植物、一种草药的名称,既可以害人,也可以治病。最明显的是,人人都喜欢它的香味,知道它的作用,就可以用它来治病,不知道它的作用,就会造成危害。由此可见,佛法的 "名 "与 "义 "是有区别的,但为什么要影射它是比丘呢?因为 "比丘 "的意思直译为 "乞丐",在汉语中是 "乞丐 "或 "乞丐 "的意思。所以,如果直译的话,会让人觉得出家人都是乞丐,但如果理解了它的本义是 "苾刍",一种植物,那就不一样了; 因为它关系到作为天地之师的 "比丘 "的身份和意义,所表达的是一种 "清净"、"庄严"、"淡泊",人人见了都欢喜,同时,他确实可以医治众生的疾病,但也可以害人,这就是 这就是 "比丘 "一词的本义; 由此可见,如果只知 "名 "而不知 "法义",尤其是不能 "随缘 "理解,就无法悟得 "法义"。由此可见,如果只知再看 "禅",一提到 "禅",人们几乎就把它定义为 "打坐",认为 "禅 "就是 "坐 "或 "打坐"。一般人几乎把 "禅 "定义为 "打坐",认为 "禅 "就是 "坐禅",但我常说,"禅 "不是坐出来的!"禅 "是佛教的一种方法,被称为 "禅法",因其特色鲜明而被确立为佛教的一个流派。由于 "禅 "的主题是 "用心、用智",所以一提到 "禅",人们就会联想到 "打坐"、"参禅"、"打坐"、"参禅"、"参禅"。如果一提到 "禅",就把它与 "打坐"、"参禅 "混为一谈,那就是对 "禅 "的误解,实际上 "参禅 "与 "打坐 "并不相同。事实上,"打坐 "和 "参禅 "也不一样,更何况根本就没有 "坐禅 "这个词。

什么是 "禅定"?就是根据 "四禅 "修炼如何进入 "禅定",如果修炼成功,就能得到 "禅定 "的好处或功德。通常人们问什么是 "禅定",得到的答案是 "四禅"。答案会是 "四禅八定"、"九次第禅";其实,"三昧"、"三摩地 "或 "奢摩他 "才是最重要的。其实,"三昧"、"三摩地"、"补特伽罗"、"毗卢遮那"、"禅那 "都是讲 "定 "的,你说的 "定 "到底是什么意思?"定 "指的是哪一种禅定?可见,"禅定 "是一种深广的修为。所以,"但名随义"。如果说了很久,却不知 "法 "在何处,那么 "法 "只是一个名称。如果说了很久,却不知道 "法 "在哪里,那就只是一个名词。我们必须明白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明白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因此,必须能够理解一个 "名",并说出它的益处,才能知道 "法 "在哪里。如果不能说出它的益处,那么它就只是一个名字、一句话、一部经或一首偈!因此,在这一单元中,我们真正需要理解的是 "我们不能只在名称和形象上走来走去"。

再谈一个修养问题,我们经常念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释迦牟尼佛 "等佛号,其实这种念佛方式,只是 "但称其名 "而已,如果你问他念佛有什么用?其实,这种念佛方式,只是 "但称其名 "而已,如果你问他念佛有什么用,他很可能回答:念佛。如果你问他念佛有什么用,他很可能回答说念 "阿弥陀佛 "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念佛真的那么容易吗?如果深入理解净土三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就会发现,只念一句 "阿弥陀佛 "是不行的。单凭 "阿弥陀佛 "是不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但很多人却坚持这样做!因此,我打了个比方:如果一个人想从娑婆世界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 "只念一句佛号",不懂得佛法的内涵,怎么去呢?就像从台湾移民到其他国家一样,还需要满足很多条件。如果一个人想去美国拿绿卡,在那里每天只念 "南无布施"、"南无布施".如果念的是 "南无观世音菩萨 "呢?我曾经说过:"这也不够!还不如把 "南无观世音菩萨大悲救苦救难大灵感菩萨 "这十九个字全部念完。人们很奇怪,既然知道观世音菩萨是救苦救难菩萨,为什么不大声念出来呢?既然知道观世音菩萨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为什么不说出来呢?这都是在名相上打转,以为这就是佛法,其实大错特错。所以,《般若经》之所以说 "但名随义",就是要告诉我们,如果仅仅从名字或名字的相上来定义,那就不是佛法;我常说,一个完整的佛法要有 我常说,一个完整的佛法要有 "体、用、相、境",如果不能把握这些,我们所讲的佛法就是不完整的,就是还有不足之处。

在理解了一些道理和修行的概念之后,《般若经》的道理和方法论除了帮助我们调整修行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意义吗?其实是有的!比如,我们为什么要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要知道,在印度是没有 "师父 "这个词的,只有在中国才有;印度佛教只有老师,没有师父,所以绝不是我拜了某某法师为师,我就是他的弟子,没有这回事!再看僧团,"僧 "是三宝弟子,"在家 "也是三宝弟子,我们的老师是 "佛、法、僧",所谓:无论在哪里做佛弟子,都要以 "释迦牟尼 "为三宝之一,以 "僧 "为三宝之一。可以说,凡是成为佛弟子的人,必须以 "释迦牟尼佛 "为师,以佛的道理和方法论为师。但是,仅仅依靠佛陀的道理和方法论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专门修行的人,证明这种道理和方法论确实能够求得解脱,获得究竟的涅槃;所以,"三宝弟子 "或 "佛弟子 "也是三宝弟子。因此,"三宝弟子 "或 "佛弟子 "也是三宝弟子。那么,从最初的五比丘来看,后来者是否真的将这五比丘奉为上师?那佛陀的十大名弟子,他们是否也各自分出了许多师承呢?也没有!但为什么中国的情况不同呢?这源于佛教后期出现了各种宗派,如俱舍宗、僧相宗、三论宗,或者华严宗、法相宗等,都是专攻佛教某一分支而成立的团体,并没有指谁为开山祖师,那么后来又是如何传承下来的呢?让我们看看历代 "立说 "的理论家,谁是谁的祖师?谁是谁的弟子?一个也没有!所以,我们说 "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就是说 "释迦牟尼佛 "本来就是我们的老师,而不是我们的师父。所以,在台湾有这样一个称呼--"师父",这是我建立的;出家人称和尚为师父,不称 "爸爸 "的爸爸,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环境不一样,在印度,乃至现在的泰国、缅甸,他们都是靠钵吃饭,僧人不需要师父供养;佛教传到中国,寺庙建起来了,僧人从钵吃饭变成自食其力,僧人靠师父供养色身、修法身过去在大陆,如果有比丘出来挂单,有时住持甚至会骂他: "既然你师父给了你学位 为什么不给你饭吃?为什么还出来向别人要饭?" 可见这些现象的含义都是因为 "只知名不知法义",而即使知道了法义,也不一定能 "随缘对境",所以 "但知其名故","但知其名 "而不能随缘对境领悟法义的 "名 "是违背佛法的,也是有欠缺的。


参考资料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放生来源 | 佛经诵读 | 放生功德文 | 佛法界 | 放生流程 | 佛教故事 | 放生回向 | 修行大全 | 放生的好处

Copyright 2019-2030 放生佛宝 放生仪轨_最简单有效的放生仪轨_放生仪轨详解_放生感应_放生佛宝网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tag列表

电脑版 | 移动版